下载文档 () / 20

能源转型

全球电力需求的增长为简化能源系统提供了契机,这既能提升能源安全与韧性,又能支持系统扩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灵活的能源系统将为未来赋能

向可持续、低碳未来的转型正在加速推进,其驱动力包括碳基燃料正逐步被可再生能源替代、严格的清洁空气法规以及各类应用的电气化进程。如今,能源在电网中的流动方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元,流经的设备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这种去中心化趋势虽带来复杂性和挑战,但同时也释放出新的发展潜力。

Everything as a Grid 是我们重塑电力分配、存储和消耗方式的创新方法。这种方法正在塑造未来,让房屋业主和企业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的成本及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运用灵活智能的电力系统,我们为所有人创造全新机遇。

观看完整故事 

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

全球可再生电力的采用率持续攀升。预计未来可再生电力将占电力结构的主体。到 2050 年,低碳能源预计将占全球发电量的 65% 至 80%,而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11% 至 18%。

可再生能源的高度分布性正在颠覆传统的电力输送模式。电力不再从产生电力的公用事业向消耗电力的人单向流动。新的能源生态系统由一个复杂的“产消者”网络组成:消费者和企业在当地生产自己的能源,使用所需的能源,在许多情况下将多余的电力输送回电网。此外,运输、建筑系统和工业流程的电气化发展将推动未来几十年电力需求的大幅增长。数据中心、办公室、工厂和类似地点可以通过电池、热能存储系统和电网交互不间断电源系统参与转型。 

这将产生巨大的双向电力流,因此需要一个具有灵活性的网络来应对更高的波动性和需求。

到 2050 年全球电力需求增加
57
%
到 2050 年全球电力需求增加
到 2030 年储能安装基础增长
13X
到 2030 年储能安装基础增长
到 2030 年数据和计算所需电力增长
4X
到 2030 年数据和计算所需电力增长

计划向产生更多电力过渡

预计包括交通运输、建筑系统和工业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电气化进程将显著推高电力需求。在各种应用中,电力预计将在 2050 年前成为最大的能源来源,其消费需求既来自传统领域(例如,建筑电气化),也来自新兴领域(例如,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和绿色氢能)2. 通过低碳或零碳能源满足这一新增电力需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通过有效的政策和法规提供强力支持,同时需在研发领域投入巨资以降低清洁氢能等新兴绿色能源的成本。通过支持双向发电、储能与能源管理,我们既能满足需求增长,又能平衡电网波动,从而重塑电力价值链。

脱碳化

更清洁的电力

企业和消费者正越来越多地采用更清洁的电力计划。企业采购的可再生电力已达 465 太瓦时,其中 165 太瓦时为自用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 (EV) 充电技术正变得更经济实惠且普及度更高。通过促进自产清洁电力的交易,我们帮助您降低能源成本,并支持您参与“需求响应计划”以实现实时电网平衡。

spacer

普惠化

减少对电网的依赖

越来越多的家庭、企业和社区正在成为自给自足的电力生产商,减少了对公用电网的依赖。他们通过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微电网和电池储能等可再生能源,自主生产、储存并消耗电力。这种双向电力流动改变了电力管理模式,并减轻了停电带来的影响。这些“产消者”还可以将多余电力售回电网,并参与“需求响应计划”,以降低电费支出。

spacer

数字化

强大决策背后的连接性

数字创新将来自家电和设备的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洞见,助力企业和消费者实现更智能的能源管理。这不仅提升运营效率、最大化设备正常运行时间,更能有效管理能源足迹。

spacer

通过现场发电和储电实现能源效率最大化

现在,家庭、办公楼、体育场、工厂和数据中心可以生成和存储更多自产电力,从而优化能源成本,降低碳足迹,并在某些情况下降低对电网的依赖。这就是 Everything as a Grid

传统的电力基础设施必须升级,采用各种软件和服务优化每个流程,从而实现新的能源效益。我们采用系统方法来实现基础设施集成,并采用各种技术来帮助实现家庭、建筑和公用事业发电和配电的转型。

满足对清洁、低碳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

即使在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的影响下,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市场份额仍然持续上升,并在全球电力供应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稳步提高,加上其模块化、快速可扩展性和创造就业岗位的潜力,使得它们在国家/地区和社区评估经济刺激方案时具有极高的吸引力。

此领域的挑战在于平衡可变的可再生能源和存储方案,以满足用户对随时可用的电力的需求。通过帮助公用事业、建筑管理者和房屋业主采取可再生能源和存储策略,我们致力于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清洁能源。

确保整个转型过程中的网络安全

随着公用事业公司不断提升电力可靠性和效率,他们将持续面临安全威胁。们通过系统级防御策略应对这些威胁,重点防范恶意软件、间谍软件和勒索软件。我们的团队通过严格培训,其专业能力超越国际标准。我们秉持“secure-by-design”理念,遵循安全开发生命周期,指导创新与设计团队的工作。凭借全球标准领域的专业知识,我们助力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能源基础设施。

能源转型洞见

向可再生电力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您不必独自应对能源转型所带来的挑战。了解我们如何助力全球客户简化向低碳未来的转型之路。

参考资料

1, 2 McKinsey Insights(2024 年 9 月 17 日). 2024 全球能源展望 摘自《2024 全球能源展望》| McKinsey